垂直綠化是與地面綠化相對應,在立體空間進行綠化的一種方式,是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物或構筑物立面攀附、固定、貼植、垂吊形成垂直面的綠化。
作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一種舉措,垂直綠化是應對城市化加快,人口膨脹、土地供應緊張、城市熱島效應日益嚴重等一系列社會環境問題而發展起來的一項技術。與傳統的平面綠化相比,垂直綠化拓展了空間,讓“混凝土森林”變成真正的綠色天然森林,是人們綠化概念上從二維空間向三維空間的一次飛躍,將會成為未來綠化的一種新趨勢。
垂直綠化的作用:
植物的自然美與生態美,賦予了垂直綠化觀賞罰分明性、生態性與經濟性三方面的價值。
觀賞價值:植物的柔與建筑的剛相映,增加建筑物的藝術效果;豐富城市綠化層次,提高綠化面積,使城市環境更加整潔美觀、自然生態。
生態價值:可以緩解城市熱島現象,改善小氣候,殺菌滯塵,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提高生物多樣性。
經濟價值:對建筑物降溫隔熱,有利于降低建筑運營能耗,節能減排;同時保護建筑表面,延長建筑使用壽命。
垂直綠化的形式:
垂直綠化的發展依賴于技術水平的更新。從地面種植到墻面載體栽植,從利用藤本植物年復一年的攀爬完成立面綠化,到安裝綠化模塊即時實現綠化效果,垂直綠化技術近十年內有了長足的發展。
傳統技術由植物和平面種植基盤構成,如地栽攀爬類植物,利用建筑種植槽栽植下垂植物,或通過擺放花盆實現立面綠化,其效果形成依賴植物攀爬特性;新型植物墻技術則是一套完整的綠化體系,由支撐系統、灌溉系統、栽培介質系統、植物材料等共同組成一個輕質栽培系統。技術的創新使植物的選擇面更廣,創造了豐富的綠化效果,擴寬了垂直綠化的應用范圍。